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成功举办“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十七)舞蹈专场”

创建时间:  2015/01/13  肖楠楠   浏览次数:   返回

    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十七)舞蹈专场演出》于2015年1月8日晚在图报厅耀目上演。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叶志明教授、副院长狄其安、卿扬、党总支副书记纪晔晔、曹茜等学院领导出席音乐会并观看本场演出。
    当晚,上海大学舞蹈团指导教师还国志以讲授结合节目演出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相关舞蹈知识,深入浅出,新颖有趣。还国志老师从"什么是舞蹈"讲起,以八个精心编排的群舞、独舞、双人舞等,演绎了八个主题,有欢快,有感动,有恋爱,有向往……现场坐得满满当当,还有同学站着看完了全场。
    演出开始,还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舞蹈的基础知识。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讲解结合图片,以图释意,另在场同学豁然开朗。还老师还介绍了舞蹈的作用和历史: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接着,进入到了具体舞蹈具体分析的环节,共有七段舞蹈,每段舞蹈开始前,还老师会针对这个舞蹈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以求形象可观的让大家了解各种舞蹈形式。古典舞《小城雨巷》中十二位身着蓝色绣花旗袍的演员,袅袅婷婷,撑伞漫步。古典舞讲究气韵神态,这个舞蹈表现的是民国女子的秀外慧中、小家碧玉的身姿体态,别有一番韵味。双人现代舞《人间四月》由一位男演员和一位女演员共同完成。现代舞的动作讲究情绪渲染,利落或缠绵,都是由心而发,心到则意到。这段舞蹈,讲的是一段美好的令人迷醉的初恋,其梦幻、甜蜜、深陷被两位演员表现的淋漓尽致。古典舞独舞《茉莉情怀》中,娇俏的邻家女孩,嬉水的可爱与活泼被生动呈现,明媚的笑容漾人心畔,如同春雨滋润下一朵生机盎然的茉莉花,香气萦绕,不舍驱散。古典也可以活泼可爱,活泼中又透着典雅精致,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韵味和内涵。当代群舞《大山支教》反映下乡老师和学生间的深厚情谊。动作简单利落,透落着山里孩子的纯朴直接,活泼俏皮。这种反应生活的舞蹈,最容易触动人心。大山孩子对老师的崇拜不舍和老师对于是否回家的纠结心痛,都拉动着观众最柔软的那段神经。现代群舞《病人》诠释了现代舞的特点:解放、挣脱、自我和以情绪为中心组织动作的方式。此作品感动了在场许多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观看的同时,不禁潸然泪下。失子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令人心痛的病人,他们活在孩子还在身边的幻想之中,逃避残酷的现实。舞台上的嘶喊、哭泣、疯癫、狂笑,是这些现实中"病人"情感的放大化。虽反应现实,却不照搬现象,而是抓住情感的出发点,这就是舞蹈神奇的地方,也是舞蹈震撼心灵的所在。朝鲜群舞《阿里郎》带我们走进了那些等待夫归的朝鲜女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丈夫出征战场,只留她们在家中,从韶华到白头,绝不背弃,无怨无悔。这是爱情,这是坚贞,这是责任,这是守护,这是信念,更是在现在难觅的爱情童话。朝鲜舞大气悠然,伴随着这种等待,更凸显了一种人生豁然和落幕无悔的气概。傣族群舞《女儿花》展现傣族女子婀娜的体态,配合活泼的舞姿,是人比花娇的傣家阿妹,是甚比花俏的美好青春。
    这是一台汇集了掌声、欢笑、汗水与梦想的盛宴,这七个舞蹈既有民族、古典又有现代和当代,即有独舞、双人舞又有群舞,多元荟萃,百花齐放。21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业余舞者,因对舞蹈的热爱,得以相识相知,共同为了心中的舞台而奋斗,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舞蹈团李思嫣 供稿)



上一条:英国巴斯斯巴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交流演出成功举行

下一条:英国巴斯斯巴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交流演出成功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