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成功举办“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二十五):梨园京韵——徐洁倩京剧专场音乐会”

创建时间:  2015/10/16  肖楠楠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15日晚,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梨园京韵——徐洁倩京剧专场音乐会。这是京剧这项国粹第一次走进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院相关院级领导出席了音乐会,上海大学的师生观众特别是京剧爱好者们当晚齐聚音乐厅,充满了对本场音乐会的期盼和热情。
    本次音乐会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狄其安教授担任音乐会主讲人。当晚,狄其安教授以京剧唱腔着手,深入浅出地向在场观众普及了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京剧,亦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当晚的音乐会,作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杰出的毕业生,徐洁倩共为母校演绎了13首知名的京剧唱段,由京胡、京二胡、月琴、中阮、鼓和小锣组成的六人小乐队进行伴奏,并邀请了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京剧院余派老生演员庄海顺先生作为演唱嘉宾。
    在音乐会上,徐洁倩演绎的唱腔囊括了四平调、西皮、二黄、反四平调等。四平调的《贵妃醉酒》选段句法变化复杂,委婉缠绵、华丽多姿又苍凉愤切。西皮调的《金玉钗》选段旋律多跳进,曲调起伏跌宕,节奏形式多样。二黄调的《红灯记》低回凝重、稳健深沉。南梆子的《霸王别姬》妩媚柔婉、明快秀丽,抒情性很强。其他诸如反四平调的《红娘》,西皮调的《苏三起解》和《天女散花》,以及与庄顺海先生对唱的《四郎探母》也都各有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国粹京剧的艺术特点和美。最后音乐会在京剧《穆桂英挂帅》和《大唐贵妃》的熟悉旋律中落下帷幕。

上一条:音乐人类学家阿南在我院成功举行《泰国音乐概述》讲座

下一条:音乐人类学家阿南在我院成功举行《泰国音乐概述》讲座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