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大音乐学院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周举办“亲情中华”上海老歌三人行讲座音乐会

创建时间:  2017/05/11  肖楠楠   浏览次数:   返回

    作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之春"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周的系列公益学术讲座, 2017年5月10日下午14:00,在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由音乐家王勇教授、语言学家钱乃荣教授、歌唱家纪晓兰女士联袂主讲的"亲情中华"上海老歌三人行讲座。本场活动指导单位是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大学,由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上海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协办。
    讲座以"讲、演"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特邀上海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上海市侨联常委、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悦教授担任嘉宾主持。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徐大振、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郭强辉、副秘书长乔嘉、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基层工作部副部长黄立群、上海大学统战部副部长李青、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党委书记竺剑等领导出席当天讲座。
    讲座伊始,由吴悦教授介绍到场嘉宾,随后请出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正式开讲。王勇院长先从近年来对上海老歌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与回顾,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上海老歌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脉络;接下来,王勇院长向大家讲述了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中国流行歌曲诞生在1927年的上海,其代表作为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等爱情歌曲,黎锦晖不仅是作为中国儿童歌曲作曲家而出名,更是中国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的奠基人,但在当时的年代,他的作品却被鲁迅先生批评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讲座中王勇院长对其创作的歌曲进行了新时代新视角下的新思考,重温《毛毛雨》、《香格里拉》两首经典老歌,引起了听众对老歌中所传达的情感的新的解读和思考;随后,王勇院长邀请著名歌唱家纪晓兰女士献上用普通话与沪语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三轮车上的小姐》,让观众聆听到纯粹原味的上海老歌,体味沪语老歌的独特韵味,不少观众还随旋律一起哼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讲座的后半段,首先由语言学家钱乃荣教授进行"用上海话唱好海派歌"的主题讲座,主要从上海老歌的收集与分类、沪语版上海老歌的重制、海派文化的新发展等角度进行阐释和解析,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重写上海话歌词的几点体会,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钱老还提出传承上海话,关键是要促使同龄人之间在中小学下课时间里讲起来,教育孩子从小就使用上海话进行交流和沟通。随后,王勇院长再次邀请纪晓兰女士登台演唱《凤凰于飞》、《苏州河边》两首沪语老歌,将整场讲座推向了高潮。在讲座的最后,三位老师为听众们留出互动答疑的时间,听众们主要围绕沪语老歌的系列演出活动、沪语老歌进高校等提出问题,对此三位老师都一一进行了解答。答疑结束后,王勇院长向钱乃荣教授、纪晓兰女士颁发感谢状。
    最后,观众对沪语老歌仍意犹未尽,为此,纪晓兰老师又为大家献上一曲《疯狂世界》,一曲结束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伴随着动听的歌声,"亲情中华"上海老歌三人行讲座圆满落幕。
                                                文字供稿:音乐学院研究生二年级 崔楠楠

上一条: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大音乐学院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周举办“指尖舞琴乐,律音蹈心声”钢琴重奏音乐会

下一条:“时代音画”第六讲、七讲联袂上演:以20世纪五十年的时间为笔,勾勒音画新篇章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