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上海大学合唱团受德国不来梅大学邀请于7月18日赴德进行访问演出,本次出访活动由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伟带队,合唱团一行45人于23日圆满完成演出任务返回上海。
上海大学合唱团在德国不来梅成功举行了两场专场合唱音乐会。鉴于两场音乐会的场地不同,合唱团指挥初海伦老师制定了两套不同的节目单。第一场音乐会在古老的Gutsscheune Stuhr剧院举行,以中国近现代创作歌曲为主,包括根据苏轼的词改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徐志摩的诗歌改编而成的《我有一个恋爱》等合唱作品,以及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作曲家狄其安教授作曲的合唱音画《江南组曲》。这些作品的音响丰富饱满、充满变化,古香古韵,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此外,演出曲目还有与不来梅大学合唱团合作演出的三首德语歌曲和四首中国民歌。演出结束后台下观众一片沸腾,他们站立起来,掌声、喝彩声经久不息。此时音乐成为彼此沟通的纽带,跨越民族和语言的樊篱,将大家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jpg)
第二场演出在美丽的森林草坪进行,除与德方合作曲目外,以改编自中国民歌的、短小精炼的合唱曲为主,如东蒙民歌《牧歌》、乌孜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民歌《阿拉木汗》等,这些作品或深情柔美或活泼生动,展现了中国民歌的丰富灵动。本场演出的观众主要是不来梅大学的教师及慕名而来的不来梅市民。热情的观众或坐或立,将草坪层层包围。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但观众的热情不减,依旧在原地安静地聆听。或许是上大合唱团的热忱感动了上天,当合唱团演唱到第二首歌曲时,天空突然放晴,美妙的合唱伴随着清新的空气、翠绿的草坪和纯净的天空,构成了绝美的仲夏夜之音画。音乐会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围着来自遥远国度的青年们热烈地交流。许多观众们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希望能亲自去感受古国文明的魅力。
.JPG)
此次演出在不来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二日不来梅报纸(Weser-Kurier, Regionale Rundschau.Tageszeitung für Stuhr–Weyhe–Landkreis Diepholz,21/7/2014, p. 1)大篇幅报道了此次"中国之声",并赞誉有加。同时,不来梅大学也在网站上实时报道了此次访问演出的盛况。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上大合唱团参观了不来梅国会大厦,在严肃的议会大厅唱响了浪漫的中国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在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古老美丽的市政厅,由不来梅前市长Henning Scherf先生及不来梅大学副校长Karakasoglu教授主持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仪式在上大合唱团与前市长共唱一曲《夜来香》的热烈和谐的气氛中步入高潮。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不来梅大学将上大合唱团师生安排在不来梅大学合唱团成员家中居住,让学生们真正体验了德国式的家庭生活。不管居住条件如何,大家共同演出,共同在家中就餐,一起穿小巷、游老城,交流彼此对艺术、对人生的看法。虽然只有短短4天的相处时光,彼此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火车站依依惜别之时,大家拥抱挥手,互道珍重,相约下一次相见,师生们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此次不来梅之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意志。通过交流,学生们提升了艺术修养,收获了友情,感受到了德国人特有的严谨与热情。让我们以超越国界的世界语言——音乐,架起中德友谊之桥,用歌声表达中国文化之魅力,以上大学生的真诚与活力展现中国青年之面貌,向世界传递属于上大学子的最强音!
附:不来梅大学对此次上大合唱团出访演出的报道链接
http://www.uni-bremen.de/bus-aktuell/einzelanzeige/news/detail/News/chinesischer-chor-zu-gast-konzert-im-haus-am-walde-als-hoehepunkt.html?cHash=3d234fe60d6508987449fa978c7ac4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