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梅西安的图伦加利拉交响曲:自然主义、异域色彩与宇宙意识——香港中文大学副研究员洪丁主讲

创建时间:  2017/05/08  肖楠楠   浏览次数:   返回

讲座简介
    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当马勒有关"交响曲应如同整个世界,包容万物"的呐喊余音未尽之时,西方艺术音乐的创作在风格上已然整体转向。无论是第二维也纳乐派的无调性及十二音实践,亦或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西方音乐的主流已从晚期浪漫派极度的情感宣泄,走向一种以"音响构筑"自足,力图摒除音响之外种种具象附著的美学追求,并于五、六十年代的整体序列音乐以及极简主义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这一追求抽象及形式感的创作浪潮中,法国著名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显然是一位异类。尽管梅西安的音乐理论孕育了整体序列音乐,尽管他的作曲技法体现了音响构筑中如教科书般精妙的结构设计,但他也从不讳言自已作品中那些音响范畴之外的种种灵感之源。在这一点上,梅西安于1948年创作的鸿篇巨制《图伦加利拉交响曲》无疑最具代表性。本次讲座以《图伦加利拉交响曲》中的自然主义、异域色彩及宇宙意识为脉络,向大家展示梅西安所建构的包容万物的交响曲世界。
洪丁简介
    洪丁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副研究员,兼任助理教授,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访问助理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高原项目柔性专家。洪丁本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其后分别于美国哈特福德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他曾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包括国际音乐分析学会(SMA),皇家音乐协会(RMA),全欧音乐分析年会(EuroMAC),等等。除多次在国内音乐院校举行讲座外,近期还获邀在国际音乐学协会大会(IMS 2017 Congress)上作代表发言。有关中西音乐理论比较研究,谭盾与陈其钢作品及梅西安理论的著、译作获国内外学术期刊、文集收录并以中英德俄等语发表。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音乐理论及作品分析,特别是音乐转换理论与新黎曼理论研究,以及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技法、风格及美学问题研究。目前的学术项目包括扬科列维奇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分析,中国的十二音音乐研究等。与张惠玲教授合作注译的梅西安作品分析也将于近期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主办: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时间:5月12日9:00
地点:音乐学院二楼会议室

上一条:上海之春∣琴弦上的力学——叶志明教授讲座

下一条:上海之春∣“诠释六弦琴”——吉他专场音乐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