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泮池之声"新年音乐会是否让你雀跃不已,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如果没有抢到入场票无法到现场感受也不要失望,因为接下来的这场"泮池国乐"上海大学新春民族音乐会也非常值得期待。1月2日晚,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首次举办"泮池国乐"上海大学新春民族音乐会,用中华民族自己传统的文化方式来庆祝新年到来,传承民族传统、颂扬民族器乐,就让我们如约相聚在音乐会现场。
亮点一:新年会特别邀请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上海音乐学院翁镇发笙乐团同台演绎,可谓兄弟高校联袂献演,强强联合。
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
在上海音乐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于2013年初成立,成员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本科、附中、研究生各个阶段的竹笛优秀在读学生,其中多名成员是中国权威民乐专业赛事的金奖,三连冠、四连冠获得者,现有团员30名。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唐俊乔。副团长:王俊侃、朱晛、魏思骏。副总监:屠化冰、范临风。乐团宗旨:创一流学术氛围,打造前沿学术平台,推出顶尖笛乐新人,用音乐服务社会。目前乐团挂靠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2017年乐团荣获中国文化部政府奖——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最高奖(文华奖)。
乐团成立后,先后受邀以各种形式参演音乐会演出、器乐剧演出、文化交流、主题讲座和社会群文活动上百场,艺术实践活跃,深受各界好评。
2013年乐团在受邀"上海夏季音乐节"推出了竹笛乐团建团首场音乐会后,演出邀约不断。其中重要演出有:"唐俊乔教授&上音竹笛乐团"新加坡、马来西亚国际巡演音乐会;中华艺术宫(世博会中国馆)唐俊乔教授&上音竹笛乐团专场讲座音乐会;韩国"2016 Gyeongju World Traditional Wind Festival Manpasickjeok"庆尚北道世界笛类大展演邀请;献演华东师范大学"五月音乐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现场音乐会演出;广东中山艺术中心——"上音竹笛乐团专场音乐会";深圳音乐厅"东方魔笛——唐俊乔&上音竹笛乐团中秋音乐会";中国竹笛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庆专场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笛韵童声" ——上音竹笛乐团专场音乐会,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学科项目系列演出:"贺绿汀音乐厅——上音竹笛乐团专场音乐会"、《竹笛与交响乐的对话》上音竹笛乐团与上海爱乐乐团专场音乐会、受邀上海交响乐团演出季——《返本开新》20世纪笛乐风格巡礼上音竹笛乐团专场音乐会等。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为上音竹笛乐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跨界融合创新舞台剧项目《笛韵天籁》——一部由演奏家们演出的音乐剧场戏剧获批立项,并于201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进行了首演,大获好评。这部由上音竹笛乐团联合上音优秀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的交响民族器乐剧,以笛子为线索贯穿,通过中国笛文化的发展史,浓缩表达中华文明的灿烂发展历程。而《笛韵天籁》整部剧中没有对话对白全部用音乐表达故事与剧情的特色,也为民族音乐表演领域创新表演形式开创先河。
乐团还在竹笛乐器研发与改革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通过与玉屏璞韵箫笛文化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复原的8000年前骨笛,配合全新艺术表演形式使其活态呈现于舞台,也令竹笛乐团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等方面饱受赞誉。
乐团2018—2019的"音乐季"系列音乐会包括:2018年9月13日—20日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厅堂版演出;2018年11月6日—11日玉屏箫笛艺术节;2018年11月25日上音竹笛乐团《大美竹笛——返本开新•昆曲艺术巡礼音乐会》;2018年12月13日《竹笛与交响乐对话Ⅱ》上音竹笛乐团与上海爱乐乐团专场音乐会;2018年12月30日、31日宁波大剧院《笛韵天籁》新年音乐会等。
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唐俊乔现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上音翁镇发笙乐团介绍
"上音翁镇发笙乐团"是世界第一个中国传统改良笙的重奏乐团。由上海音乐学院在校笙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由上海音乐学院王建民教授、张文禄(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党支部书记)担任艺术总监;翁镇发教授为团长;国际著名长笛演奏家翁斯贝担任音乐总监;牟善平教授、徐超铭教授、詹永明教授为艺术指导;张梦担任指挥与作曲。所有乐器全部采用继翁镇发、牟善平教授研发的37簧高音笙之后,翁镇发教授又花费多年时间,在成熟的37 簧高音笙基础上推出的37 簧中音、32簧次中音传统改良笙等系列笙,完善了整个37簧笙系列。
"上音翁镇发笙乐团"是一个民族吹管乐器国际化的多功能组合,追求音色的统一与音乐的纯净。成立以来,在吴巍教授、翁斯贝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首先从演奏优秀古典音乐曲目入手,注重重奏时的听觉训练,努力挖掘声音的组合潜力,培养演奏员对音质、音色、声音传播速度的判断力和掌控力。组合中的每一位成员既是独奏家,也是最好的合奏家,目前组合正运用最古老的簧鸣"笙"音将人们带进欧洲巴洛克音乐的殿堂,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对中国传统曲目、现代音乐作品等进行的改编和创作,旨在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中国民族室内乐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上音翁镇发笙乐团"曾在上海音乐厅,首届中国笙艺术周2015,震旦博物馆,浙江国际音乐节2016,上海音乐学院——演绎西方古典之经典长笛与笙重奏音乐会,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中乐团,上海复旦大学等地成功演出,受到广大专业观众的欢迎。笙团于2016年10月参与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管乐周,2017年上海海娜音乐艺术中心将该团将列入音乐推广的重要乐团之一。2017年2月笙团随"音乐共和"出访南非、哈博罗内,由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接待,受到广泛好评。2017年8月6日于上海音乐厅"星期广播音乐会"成功举办了翁斯贝与上音翁镇发笙团音乐会。
团长翁镇发先为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亮点二: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著名琵琶大师汤良兴、著名笙演奏家翁镇发带领乐团亲自献演,可谓大牌云集,熠熠生辉。
汤良兴
琵琶演奏家汤良兴,上海人。13岁起学习琵琶,后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学馆。先后师从马林生、孙裕德、马圣龙、卫仲乐、李廷松、张之谦等。1963年起任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员、上海乐团琵琶独奏演员,曾赴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瑞士等国访问演出。1981年应香港红光国乐团之邀,和陆春龄在香港成功举行独奏音乐会。演奏讲究气势,力度饱满,善于发挥乐曲内涵,有较强表现力。擅长演奏《十面埋伏》、《大浪淘沙》、《塞上曲》等,首弹琵琶协奏曲《花木兰》,曾被誉为琵琶界的"南汤(汤良兴)、北刘(刘德海)"两大名家之一。
翁镇发
著名笙演奏家,曾任东方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八岁的时候,出于对音乐的好奇,热爱,在父母亲的支持下,翁镇发跟邻居的一位老师学习笙的演奏。开始走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十二岁考入艺术学校,进行正规的严格训练。近十年的学习和刻苦练习,使翁镇发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自1978年至今,翁镇发参加了近十届的国内最著名的音乐节"上海之春"音乐节的独奏演出。其中,与他人合作创作的笙独奏曲《海夜思萦》、《春歌》、《畅饮一杯酒》、《湘江春歌》等在历届音乐会上获得优秀作品奖和优秀演奏奖。同时,还改编了《小河淌水》、《井冈山上太阳红》、《达姆、达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乐曲。
自1987年开始,翁镇发与台湾的唱片制作人合作录制了近百盘的CD音乐片与盒带,包括表现中国各地风情的音乐作品、中国的佛教音乐、专题音乐等,这些作品均在世界各地发行。另外,他还与中国唱片厂、音像公司等合作,录制了笙的CD专辑数张。历年来,除了舞台演出与电影录音、CD制作外,翁镇发还参加了国内多次重大器乐比赛,均获得最高奖。被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授予"优秀电影艺术表演奖"。同时,被聘担任各类艺术比赛的评委。除了演出、录音外,自1977年始,翁镇发受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之聘,担任该两所学校的笙专业教授。经他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目前都在各省一级的乐团里或音乐学院担任独奏演员及笙的教授。
翁镇发的笙演奏艺术得到了国内音乐界的认可,电台、电视台特地为他做了专题介绍;报刊、杂志也发表了对他的笙艺术高度赞赏的文章。在祖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电视台特地制作了一套专门介绍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文化艺术界领域有出色贡献的五十位杰出人士的事迹,翁镇发被选为其中之一。不仅如此,翁镇发还先后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比利时、瑞士、卢森堡、新加坡、日本、加拿大、荷兰、法国等国演出,并应邀在德国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翁镇发的精湛演奏受到音乐评论界的广泛好评,许多国外听众更是对近三千年前的古老乐器能吹出如此美妙、神奇的音乐而惊叹不已,对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日本演出时,一位音乐爱好者听了他的演奏后,表示用一百多万日币来换取他的笙。翁镇发笑着对他说:"很抱歉,我的这把笙是无价之宝。"
亮点三:上海大学全体民乐团成员,上大音乐学院全体民乐教师同台演绎,师生同台、感人至深。
上海大学民乐团
作为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的分团队之一,上海大学民乐团成立于2000年9月,由校内民乐演奏专业以及来自全校爱好民乐并具有民乐专长的学生组成。现有团员40余人。
民乐团不仅积极参加学校及各个学院的演出活动,还多次参加上海市级比赛及社会慈善演出。先后多次获得各类省市级专业比赛大奖。曾多次受邀参加在法国贝尔福举办世界大学生音乐节,并被组委会评为最受欢迎的金奖代表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随着中国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和高校校级交流项目的增加,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大学民乐团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外高校孔子学院巡演。出访爱尔兰、英国、土耳其、美国肯塔基等国家高校巡演,每场音乐会均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民乐团下设"韶"组合、"墨韵"组合、"华青雅乐"民族室内乐组合等。
亮点四:本场音乐会民乐曲目风格迥异,汇聚古今,集传统与现代,共同为观众呈现一台风格多样的民乐专场音乐会。作品立足对传统的继承并兼顾在新时代的创作发展。江南丝竹、琴曲、戏曲音乐的演绎与改编历久弥新;浓郁的地域性风格作品风格迥异,外国作品的移植别具一格。
"泮池国乐"上海大学新春民族音乐会——2018上海学生民乐联盟系列音乐会
节目单
一、吹打重奏《打虎上山》
改编:苏潇、临风
领奏:范临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竹笛教师)
演奏:上海大学民乐团"韶"组合
二、琵琶八重奏《早春》
作曲:孙晶
演奏:杨雪莹、邵广怡、吴怡倩、陶然、陈晓晓、孙奕、于冬悦、余洁
上海大学民乐团琵琶"墨韵"组合
三、古筝独奏《秦土情》
作曲:周展
演奏:邱玥(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
钢伴:许妍(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师)
四、琵琶古筝二重奏《土风》
作曲:芮雪
演奏:徐榕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琵琶教师)、邱玥
五、二胡重奏:《中国花鼓》
作曲:弗里茨?克莱斯勒(奥地利) 改编:姜建华
演奏:任华清(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二胡教师)、张琢靖
钢伴:李渊清(特邀)
六、二胡独奏: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
作曲:赵季平
演奏:任华清
钢伴:李渊清
七、民族室内乐《江南美》
作曲:顾冠仁
演奏:上海大学民乐团"花青雅乐"组合
八、古筝重奏《百花引》
作曲:周延甲 编配:朱毅
演奏:邱玥、牛文洁、朱浒
九、笛子重奏
1.《跑旱船》
作曲:马迪、延武
2.《云南回忆——第三乐章》
作曲:刘星,移植改编:范临风
钢琴伴奏:汪宇
演奏:范临风、吴非、褚天翱、沈一容、陈泓璇、高雅、黄哲、李昊洋
唐俊乔竹笛乐团
十、琵琶独奏《忆故人》
编曲:汤良兴
演奏:汤良兴(著名琵琶演奏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十一、琵琶齐奏《弦子韵》
作曲:汤良兴
领奏:汤良兴
演奏:徐榕野、邵广怡、吴怡倩、余洁、于冬悦
十一、笙重奏
1.《Air》
作曲: J. S. Bach
演奏:翁镇发笙乐团
2.《变奏曲》
作曲: 张梦
演奏: 陈剑南、张思琦、徐靖婷、石钱洵、杨昊燃、耿月、张宜聪、华笑艺
翁镇发笙乐团
十二、笙独奏
《行街》
移植:翁镇发
演奏:翁镇发(著名笙演奏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伴奏:翁镇发笙乐团
演出时间:2019年1月2日晚19:00
演出地点: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
主办:上海学生民乐联盟
承办: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大学民乐团
特别鸣谢:上海音乐学院竹笛乐团、上音翁镇发笙乐团